生活在21世紀的那些時間緊張、負擔過度且興奮的消費者,依舊展示出了對能讓他們的生活更“便利”的產品和服務的巨大吸引力。當很多包裝設計者在尋求簡單化、快速或只是方便消費者完成每天任務的時候,方便已經成了他們的魔咒。
僅因為我們知道消費者需要方便并不意味著方便總是那么容易定義下來。
我們都在談論方便,似乎它是一個定義清晰的特殊度量系統,就像這里有牛頓的三個“方便的基本定理”。但方便到底是什么,按包裝設計來講,我們應該怎樣去考慮這個元素?
方便的核心是這個概念,即我們在更好、更容易、更簡單或更快地為消費者完成一項任務或活動時,無需犧牲他們喜愛的一件產品或包裝上的所有東西。或者用我最近采訪的一位消費者的話來說就是,“在不失去快樂元素的同時,消除生活中所有的麻煩和雜事。”
但是從包裝設計這個立場來說,這又意味著什么,設計人員怎樣才能將精力集中到真正重要的方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提取方便這個元素的精髓,將其變成一些衡量的尺度,能完全反映運作中的人類因素的尺度,并且將這些尺度作為一個考慮方便的模板。
投入的時間
A.1.投入的時間——所有的時間都是寶貴的。這個將花費多長時間?方便似乎取決于消費者需要投資多少時間來成功地執行一項任務。這真的是一個包含了所有因素的方法,這個很容易想象,將知道如何打開一個包裝、打開后怎樣處理、怎樣正確使用這個產品以及之后如何清潔所需的身體和情感方面的付出壓縮到一起。測量時間肯定是一個起點,但并不是唯一能幫助我們理解由方便而帶來的價值的尺度。
直覺印象
B.1.直覺——步驟數。有多少個步驟?我們成功地進行學習、記憶、處理及執行步驟的能力是和步驟的數量成反比的。步驟越多,我們就越不會感覺一個產品是便利的,如果我們越有可能有捷徑可走,那么使用包裝和產品時的失敗或糟糕經歷就會越少。方便大概是步驟數的最小值。想想消費者因使用需要打開多重包裝并且閱讀6到10個步驟說明時,所體會到的挫折感。你也可能知道所謂的方便產品的一些例子,由于產品需要清潔這個步驟,讓消費者負擔過重而挫敗了方便的體驗感。 方便意味著包裝能更有效且經濟地提供產品,就像這個流行于英國的Sainsbury的“Easy Steam”包裝。
B.2.直覺——精神付出。這個因素我需要考慮多少?方便承載著一種“無需思考”的精神。現在的消費者需要考慮的其他事情太多,而無法接忍受被復雜的包裝而擾。如果我們能減少一些所需的精神付出,那么消費者就會認為這個產品更便利。那些不需要學習全新的操作方法或能影響人們預設狀態的包裝和產品都是非常方便的,因為在我們使用它們時,更簡單或更有利。預設狀態包括了什么是熟悉的、已經知道的、事先已知的、本能的或者是屬于我們人類功能碼的部分。
B.3.直覺——技能依賴。我需要說明指導或培訓嗎?產品和包裝中所擁有的某些東西是非常令人歡欣鼓舞的,通過設計幾乎不需要人們去思索或操作。你看過你那個iPod的使用指南嗎?似乎如果我們能緊密地將包裝的功能和我們已經知道、做過和理解的東西結合到一起,我們就能讓產品變得更方便。方便包含了簡化學習曲線以及影響你已經熟悉的東西。
人類工程學
C.1.人類工程學及其豐富內容——設計所有的性能。能滿足所有消費者所需的產品性能級別嗎?把你的消費人群想成是一個有著“異乎尋常能力”的人是非常愚蠢的。這個人群是由擁有不同技能、才智、身體和精神需求并且對方便有著不同看法的消費者組成的。想想嬰兒潮中出生的8千多萬人,據說正在經歷眼神(對字體大小、反差、光澤比較敏感)不好,手/指頭不夠靈巧以及無法學習和適應新事物等與日俱增的問題。對于嬰兒潮生人來說,方便可能意味著要適應他身上的一些局限性,比如不能輕松拿握、不再像以前一樣強壯、不能輕松地閱讀小字、或者不能操作小物件。內容豐富就是設計所有性能的精神。 最重要且最簡單的方便設計方法之一就是節省消費者的時間,否則就會讓人感覺不值得去琢磨如何正確使用一個包裝。Uncle Ben的這個Ready Rice包裝上的說明可能是再有效不過的了。
C.2.人類工程學及其豐富內容——簡單及舒適。它適合并能活動我的身體嗎?每個工業設計人員和包裝設計人員都了解創新解決方案的概念,也就是符合人類外形的需求、用起來很舒適、能適應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方便需要包含舒適這個因素是因為它能讓事情變得更簡單、更易讓人接受而且更容易被應用。我們總是會很驚訝地發現所謂的方便包裝會引起劇痛、腿部瘀傷或在開啟包裝時造成手被割傷。這也可以是造成一個方便設計失敗的最細小的細節。一個例子就是失敗的洗發水瓶的封口,在消費者試圖將手指頭或指甲放到瓶蓋上鋒利的凸緣下時會造成傷害。
C.3.人類工程學及其豐富內容——省力。需要很多的努力嗎?我們解決并理解省力的需求是很重要的。方便包含了“輕松”(通過其定義理解)這個思想,所以作為設計人員,我們需要將所有相關消費者需要的省力理解好。花點時間去觀察一個試圖將飲料吸管插到果汁包裝中的那么一個小孩,把他當作一個好例子。要做好這個設計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小孩在讓包裝為其服務方面缺乏良好的運動技巧和身體方面的力量。另外,失敗的結果——濺出和弄臟——其幾率很高。 方便只是意味著消費者不用在怎樣正確使用包裝或產品方面花費太多的心思。簡單地說目標就是當人在體驗一個包裝時,獲得直觀、舒適、高效的感覺。
。但實際的測試結果顯示,只有20%的人能夠接近完美的畫出蘋果logo,包括所有的關鍵特征(如缺口的位置,葉子的方向,整體的形狀和比例)都比較準確。 有三分之一的人的記憶中蘋果的LOGO還有一根莖,實際上并沒有。然而雖然有一片葉子,但15%的人總把它的方向搞錯。 2.阿迪達斯 阿迪達斯是世界第二大運動服裝公司,其三條紋的LOGO已經成為數億消費者的服裝標志性條紋。在這個測試中,有12%的人從記憶中創造出的Adidas標志是三條(不是四個或更多)。“adidas”一詞完全用小寫的占12%,畫出四條杠的占11%。阿迪達斯的標志通常是黑色的,但8%的人卻使用藍色(藍色一般廣泛應用于阿迪達斯的包裝,特別是鞋類的外包裝盒子,而不是LOGO本身的主色)。 3.漢堡王 相比上面的蘋果和阿迪達斯兩個品牌,漢堡王的LOGO變的稍微復雜一點,包含了三個不同的特征(文字、紅黃藍三色和圖形),這可能會在記憶過程中準確性將下降,可是,在測試過程中,顏色部分好像并沒有給他們的記憶造成任何壓力。有18%的人能夠幾乎完美地回憶漢堡王的標志,而蘋果則為20%,阿迪達斯為12%。 4.達美樂 達美樂標志上的三個圓點代表了創始人Tom和James Monaghan在20世紀60年代擁有的三家商店。原本的計劃是為每開設一個新店將在LOGO中添加一個點,但后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切實際,因此這三個點保持不變。28%的人回憶說,達美樂的標志有三個點,并且正確定位(兩個在底部方格,一個在頂部)。而有14%的人多加了點或者放錯了位置。不過紅色和藍色的配色大多數人都記得。<br />
<br />
5.7-11便利店 7-11便利店的標識自1946年首次出現到現在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其特征是數字“7”與“Eleven”相交,唯一的主要變化是在1969年,“7”的頂部變成橙色,而底部仍然是紅色。在這個標識記憶測試中,46%的結果與實際標志密切相關,除了一些小的缺陷。兩個最常見的錯誤是將“Eleven”寫為數字11(占31%),并將“Eleven”一詞定位在“7”下方,而不是中間(占56%)。 6.Foot Locker Footlocker.com是世界上最大的體育運動用品網絡零售商。在實驗中由于其LOGO中“裁判員”小人的造型復雜,很多人在嘗試畫出來的時候都存在問題。43%的人將并沒有畫出裁判員,而是寫上了文字。只有8%的參與者從記憶中畫出了近乎完美的Foot Locker標志。 7.星巴克 星巴克自1971年成立以來更換過三次標識,不過每個標識都保留了雙尾美人魚(或者希臘神話中人首魚身海妖塞壬),在第一個版本的設計中,美人魚是完全裸露的。從1987年開始,美人魚的頭發蓋住了雙乳,并將主色由棕色換為綠色。整體進行了簡化設計。目前星巴克使用的標識是在2011年推出的,在標識中沒有了“星巴克咖啡”文字。 毫無疑問,星巴克的美人魚是非常難忘的。90%的人都嘗試畫出來,但是對于其身體造型的復雜,很少有人能夠準確的畫出她的細節。其中還有45%的人忘記給美人魚戴上皇冠,55%的人忽略了她的雙尾。總體而言,盡管星巴克賣每天賣出約18萬杯咖啡,但是要讓你記住這個標識中的那些細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8.沃爾瑪 沃爾瑪是一家美國的世界性連鎖企業,以營業額計算為全球最大的公司。有8500家門店,分布于全球15個國家。<br />
<br />
它的第一個標志(1962年和1964年之間使用)并沒有圖形符號,而直接用無襯線藍色文字代替。1992年首次在文字標識中加入一顆五角星,直到2008年才去掉了“Wal”和“mart”中間原有的藍色五角星,同時在“Walmart”后面增加了一個橙色火花。 測試中,12%的人畫出了接近完美的沃爾瑪標識,有88%的人記得標識中的橙色火花,但有42%的人并沒有準確畫出火花的數量。還有部分人畫上了“Wal”和“mart”的連接符。 9.塔吉特Target 塔吉特公司(Target)在美國47州設有1330家商店,為客戶提供當今時尚前沿的零售服務,物美價廉。在本次的實驗中,四分之一的人憑借記憶完美的畫出了Target的標志,其中有22%的人能夠更好的繪制出,成為最好記憶的標識設計。不過也有接近41%的人記錯了Target紅色的圈數。 10.宜家 宜家的LOGO是這十個品牌中畫出正確率最高的標志。因為其造型簡單,而且僅有4個字母。所以夠完美地重現其文字,形狀和顏色的組合人數高達30%(上面的Target為25%,Apple為20%)。 看完以上測試是不是也想試試,那么先來測試下你的記憶力吧~點擊這里開始測試<br />
</div>
<div id=)
聲明:本文“ 包裝設計如何把握方便的精髓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